行业资讯
不能再任性:城市设计的管与控
引语:新常态下,无论是最高决策层还是社会大众,都寄望于加强城市设计,让过去野蛮生长的城市不再任性。
当前,城市规划设计受到各方高度关注。塑造城市风貌特色、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与保障城市空间公共利益密切相关,如何使美好的期待变为现实,怎样才能使城市设计尽快落地,真正实现对建筑设计“管得住、控得了”,从而提升建筑设计的整体水平?这是摆在我国城市规划建设行业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9月29日,中国建筑(601668,股吧)设计院建筑院院长景泉在接受中国建设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指导下,该院正在对城市设计管控进行系统研究,本次研究以中国建筑设计院一直倡导的本土设计研究理念为指导,结合多年实践积累的大量案例,侧重从建筑设计视角切入,重点强调城市设计的可量化性和精细化管控,目前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难以弥补的遗憾
30年来中国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一路高歌,与之相伴的是众多城市风貌特色逐渐消失,以传统建筑、景观为依托的群体记忆随着大拆大建荡然无存。特别是,旧城改造过程中新建建筑往往与原有街区发生冲突矛盾,传统城市的空间肌理被破坏得支离破碎。
如今不少中国城市在拥抱高楼大厦的同时,也品尝到了乡愁难觅的苦涩。逛一逛百货大楼,吃一碗四海香的茶汤,再喝一罐瓷瓶酸奶曾是很多老济南人的共同回忆。然而,这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场景已经湮没在2000年左右的泉城路改造中。当时以打造济南版北京王府井(600859,股吧)金街为目标的泉城路在此后数次改造中再也难以重现往日的泉城风貌。不仅如此,由于千佛山以北大量高层建筑的出现,济南“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标志性城市景观也黯然失色。广州在旧城改造中同样遭遇质疑,其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荔湾广场就被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对旧城的文脉以及建筑群的肌理造成非常大的破坏。
为何城市改造问题频出?“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与原本规划设计出现较大背离,主要是因为按照现行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步骤,在详细规划批准后,直接由开发商委托建筑设计单位进行建筑单体设计,城市设计并未纳入强制性的规划用地设计条件。开发商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常常会突破已有的城市设计。”景泉向记者分析了其中的技术原因。
此次中国建筑设计院的专题研究认为,城市设计在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地位缺乏法律认同且无固定格式规范,多数成果仅停留在概念设计阶段,缺乏严谨的图文阐述及对操作性的考虑。此外,衡量的标准也多为感性标准,如舒适、美观、宜人等,缺乏易度量可操作的管控要素。因此,设计者未能针对这些要素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同时,设计语言未能转化为有效的管理语言,造成规划管理部门在方案审批时缺乏管控抓手,无法直接对城市建设实施管控。
重在落地的管控
面对城市建设的种种遗憾,加强和提升城市设计成为各方共识。加强城市设计工作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列为2015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在部“三严三实”专题研讨会上再次强调,要进一步树立规划权威。
而在城市设计方面,管与控实际上非常重要。景泉表示,中国建筑设计院此项研究的最大特色是提出了各层面城市设计中应纳入城市规划管理体系的具体管控要素。“管控要素的内容决定了城市开发建成的空间品质。管控要素的可度量性、可行性、可操作性是实现城市设计有效管控的主要抓手。”
因此,此次研究以面向城市规划管理者为出发点,紧紧围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将城市设计纳入城市规划管理体系,建构城市设计管控要素的层次体系和内容,明确各层面城市设计(总体、区段、地块)管控要求,并在地块城市设计中实现强制性要素的可量化准则,实现对城市三维空间形态的精细化管控,促进城市规划管理和建筑设计的有效衔接。
在总体城市设计层面,强调强制性和引导性并重,对城市空间结构划定了通用控制指标和特殊区域控制指标。其中,通用指标包含城市风貌、公共开敞空间、高度空间序列、界面、轴线与视廊、城市节点、道路等内容;特殊区域控制指标主要包含山水等自然要素和历史文化要素两方面内容。
在区段城市设计层面,主要针对街区或区段,是总体城市设计的深化,强调以强制性控制要素为主,引导性为辅。
“地块城市设计是本次研究的重点和亮点,我们以实现对空间和建筑设计的精细化控制为目标,梳理总结出了可量化的强制性控制要素。”景泉告诉记者,以建筑贴线(临路建筑物的连续及底层建筑物的退让程度)为例,通过研究发现,当前大量建筑后退红线距离不统一,是造成部分地区城市形象杂乱无章、城市街道空间支离破碎的重要原因。对建筑贴线的控制将可通过贴线率和建筑退线两项控制指标实现,即把贴线率和建筑退线纳入地块城市设计强制性内容,并在城市设计实际编制过程中对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和景观性道路两侧的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做出贴线率和建筑退线的量化规定,以指导下一阶段的建筑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
需要指出的是,“管得住、控得了”并不意味着“管死”,相反,在互联网+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必将给城市带来更多的新经济、新业态。对此,景泉表示,中国建筑设计院在下一步的研究中,还将注重城市设计管控的弹性,为各层次城市设计留出端口,使城市设计成为提高城市内生动力和品质生活的新引擎。